左旋咪唑:一种重要的合成驱虫药
左旋咪唑是一种合成驱虫药,广泛应用于兽医学,主要用于治疗由线虫引起的寄生虫感染。其作用机制为靶向线虫乙酰胆碱离子通道受体(Martin等),这使得它在医学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生物医疗研究中的应用
除了医学领域,左旋咪唑也在多个研究方面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秀丽隐杆线虫的麻痹实验中。它能够有效诱导线虫发生瘫痪,这对于研究神经元功能和肌肉生理学的深入探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为了更好地理解该化合物在毒理学实验中的应用,下面将介绍一个利用左旋咪唑的具体实验例子。
实验材料与简易操作
实验材料包括带盖的6孔板、NGM培养基、M9缓冲液、100mM水溶的左旋咪唑原液、同步成虫种群以及WMicrotrackerArena设备。操作步骤如下:
- 根据标准程序制备NGM培养基;
- 在55°C的NGM琼脂溶液中立即加入左旋咪唑,待盐和胆固醇混合后使用;
- 左旋咪唑片应不与OP50接种;
- 在制备后的两周内使用,并在4°C下保存;
- 实验开始前将模板降至室温进行测定。
Protocol步骤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 在NGM培养皿中培养同步的成虫种群(OP50);
- 用M9缓冲液将蠕虫从培养皿中取出,转移至15毫升无菌试管中;
- 让蠕虫静置,倒入上清液,注意不要扰乱底部颗粒;
- 用5ml M9缓冲液洗涤,短暂摇动或翻转试管;
- 重复上述步骤。倒出上清并加入3ml M9缓冲液;
- 计数每10μl中包含的蠕虫数量,并计算平均数;
- 制备悬浮液,使其浓度为[35虫/10μl];
- 将10μl虫液转移至6孔板;
- 使用WMicroTrackerARENA观察蠕虫的活动情况。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左旋咪唑对N2线虫运动活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特定浓度(0µM(对照)、100µM和200µM)下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在6孔板中,每孔选择35个年轻成虫N2,在23℃下记录4小时的运动活动。数据显示为四个独立实验的平均值,进行多次重复实验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关注与交流
欢迎关注
人生就是博进科驰安官方微信(微信公众号:Bio-Gene)回复“行为测定”,查看更多相关视频。长按/扫描以下二维码可识别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人生就是博也欢迎您随时联系我们,热线:17620093784。更多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www.bio-gene.com.cn,邮箱:marketing@bio-gene.com.cn。